电影:克格勃无间事件

电影:克格勃无间事件,L’affaire Farewell (2009)

这部电影据说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编的。电影情节大概是这样的:

1980年代早期,苏联在西方世界的情报网络覆盖科学、技术、工业等各个领域,高级克格勃分析员Sergei Grigoriev对苏联政权失去了信心,决定把苏联的各种秘密情报透露给法国政府,其中就包括苏联在世界各地的情治人员名单。他希望通过曝光苏联的情报网络,推动苏联内部的变革。当时的法国总统是和共产党关系密切的社会党人密特朗(François Mitterrand),法国情治单位给Grigoriev取的代号是“再见(Farewell)”。Grigoriev利用派驻莫斯科的法国工程师Pierre Froment传递情报。在完成了首次情报转移工作后,Pierre向妻子Jessica吐露了详情,可她为了保护家庭,强烈反对Pierre的冒险。Grigoriev说服了Pierre瞒着妻子,继续工作下去。Grigoriev并不接受金钱或者变节作为出卖情报的回报,而是偶尔要求Pierre每次从法国回到莫斯科带一些小礼物,例如给儿子的索尼Walkman和Queen乐队的磁带,还有柯纳克白兰地,或者法语诗集。随着“再见”提供的大量情报慢慢披露,法国人被苏联所窃取的各种西方技术所震惊了。

由于美国总统里根(Ronald Reagan)并不认为密特朗是值得信赖的同盟,在渥太华峰会期间,密特朗亲自向里根转交了一套“再见”传递的情报。美国人对“再见”的情报大感震惊,最终,“再见”给出了苏联在西方科学界和工业界的最高级别的全套特工名单——“X名单(List X)”。以前靠着这些特工所窃取的情报,苏联极大的提高了工业水平,随着西方掌握了“X名单”,不久苏联在西方的大批间谍被破获,而里根旋即宣布启动“星球大战”反导防御计划。失去了来自西方世界的高技术情报,苏联高层陷入被动恐慌之中。正是看到了死路一条,戈尔巴乔夫开始了政治改革,开启了未来。

Grigoriev的上司是CIA的双面间谍,此时已经决定牺牲掉Grigoriev,拯救Pierre Froment一家,而法国人对这一切都一无所知。KGB逮捕了Grigoriev,详加审讯,就是为了给Pierre一家争取逃亡的时间。Pierre驾车长途跋涉,跨过苏芬边界,逃到芬兰。在西德基地汇报期间,Pierre向CIA的主管求情,希望他能想办法拯救Grigoriev。CIA主管赞扬了Pierre的正直无私,但是拒绝施以援手,因为按政策原则,CIA已经将另外一名变节的苏联特工救了出来。在其挚爱的大雪覆盖的湖畔,Grigoriev被狙击手处以绞刑。Pierre一家另被安排到纽约曼哈顿工作。

影片37分钟的时候,主人公Grigoriev和Pierre有如下对话:

G:共产主义,就是个美好的梦。
P:是啊,满街都流淌着快乐,人民幸福得飞上了天。这个美梦,很难实现。

G:你知道我们国家在1917年是什么样子吗?跟中世纪没啥两样。后来我们用了四十年第一个实现了载人航天,是第一个!可到了今天,整个社会都停止了发展,我们必须要把这一切推到重来。这就是我给你这些情报的原因。当苏维埃联盟土崩瓦解,原有的一切都将灰飞烟灭,这必将孕育一场新的革命。这些我是看不到了,不过我儿子Igor,他会见证这一切的。而这就是给我最好的回报。
P:说到Igor,我把你要的东西带来了。这是随身听,还有一些你们要的磁带。
G:太好了。
P:你要的诗集,我给你带了Lagarde and Michard的一本,这本书我没多大用处,是第19版了,“You Baudelaire, Mallarme…”这书能让你笑口常开的。
G:这个我不能接受,这是本私人藏书,是吧?
P:没关系,这书一直都扔在书柜里,只有我老婆偶尔翻翻。
G:不过她还是不知道你把它给我了。
P:嗯,算是吧。
G:要学会撒谎还真不是件难事啊。我自己就是个谎言。你还好,可以要求上面派人来顶替你,可我呢?我只有你了,Pierre。 ……

影片1小时37分,Grigoriev在KGB的审讯室里自白,提审他的是其上司Shukhov:

G:我妻子和儿子对我的事情一无所知。他们什么都不知道!如果知道,Natasha肯定不会让我这么干的。他很讨厌撒谎,这一点你应该很清楚。
S:你跑题了。
G:处死我的时候,不要用枪决的方式。
S:这个由不得你决定。
G:无所谓了。无尽的漫漫长夜,孕育着巨大的变革。没有牺牲也就没有变革,这个国家需要变革才能够继续生存……
S:国家确实因为你的所作所为而有所变幻,Serge。怎么说你以前也是个高管,你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吗?

影片的题目叫L’affaire Farewell,即““再见”案”,翻译成“克格勃无间事件”过于的市井小说,有赚眼球的嫌疑,电影中Grigoriev的原型是Vladimir Vetrov,他的经历1997年被写成书Bonjour Farewell: La Vérité sur la Taupe Française du KGB。电影就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。

电影中的Grigoriev绝对是个爱国者,他清楚的看到了未来——苏共会灭亡、苏联会灭亡,而俄罗斯的历史还要继续下去,朝代的更迭和国家的灭亡完全是两回事。Grigoriev有一些传说说中谭嗣同的理想主义,为了民族再次振兴,他愿意以死相报。无尽的漫漫长夜,孕育着巨大的变革。没有牺牲也就没有变革,这个国家需要变革才能够继续生存。电影中Grigoriev有个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儿子,他指责父亲,听西方流行音乐,未来的确如Grigoriev的预料,属于年轻人。情报一份一份的送出,晚上Grigoriev却在琢磨和自己的儿子如何相处,他一遍遍的看着儿子小时候的录像。

间谍的生活相当复杂,Grigoriev有情人,并且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发现了这个秘密,他的上司Shukhov的旧情人却是Grigoriev的妻子。Shukhov发现Grigoriev和法国人有来往,于是借机把克格勃的高级机密透露出去。后来Shukhov通过拖延审讯Grigoriev,救了Pierre一家,最终Shukhov叛逃西方。法国情报机构DST原本打算连Pierre一家都放弃掉,更别说援手搭救Grigoriev一家了,在西德的北约基地里,Pierre得知真相如此残酷后,恐怕对他的祖国法国也没什么感情了。

高压之下人人噤若寒蝉,然而每个人内心都会衡量:这是不是一种好的生活?还能不能忍受?这样的世界,能不能行至永远?俄罗斯是悲剧的民族,二十世纪初,通过谎言和暴力建立了苏联,而这种建立在桎梏、封闭、谎言、惩罚之上的体制不能让任何人长久地忍受。Grigoriev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,推倒苏联,重新来过。——可重新来过不是依然没有跳出王朝更迭的轮回么?

已经播到第三季的美剧American(美国谍梦)也讲到苏联间谍窃取西方科学技术的事情,这部剧同样好看。 几个值得阅读的wikipedia条目:
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Vladimir_Vetrov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Farewell_Dossier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Farewell_(2009_film)

豆瓣网站给的介绍是错误的,1985年在罗马叛逃的维塔利•尤尔钦科(Vitaly Yurchenko)上校和“再见”案没有关系。参见:

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Vitaly_Yurchenko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