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朗的聲音

伊朗的聲音

    偶然的機會,竟然聽到了來自伊朗的聲音。短波22米波段13735kHz在晚間21:00~22:00是德國之聲的時間,這個電臺斷斷續續的,想起來就听一耳朵。昨天就是想了起來,找出收音機,提早了大概十分鍾打開了電源,咦,竟然有信號!聽了一陣子,原來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對外廣播電臺華語臺,信號很强,沒有民樂干擾,聽了十分鍾,算是聽了個尾巴。

    今天八點鐘打開收音機,從頭開始听。厲害的,到底是政教閤一的國家,節目一開始,先是一段近似國際歌的歌曲做開場,然後竟然不是節目安排介紹和新聞,竟然是——古蘭經學習!先有人朗讀一段,然後是解釋。哪有這樣的國際廣播啊,就連朝鮮國的廣播也不會先給人灌輸一通主體思想的。耐着性子聽了好久,大概有九分鐘,才開始正常的節目播報,節目板塊介紹和新聞。

    上網一查,這個電臺的網站辦得還不錯,雖然比不上BBC中文網,可是起碼比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網站要强,簡單明了:
http://chinese.irib.ir/

    有趣有趣,平時接收的都是兲朝真理部的宣傳,其次偶然找到點歐美的新聞,這次看到伊朗的第三方的觀點,真是讓人意識世界很大。例如,今天(八月29日)網頁上的時事分析和新聞報道有這些內容:
# 万名美国民众抗议奥巴马的政策
# 法国对伊朗的人权状况大放厥词和欧洲的人权现实
# 犹太复国主义政权官员对伊朗大放厥词
# 朝鲜领导人访问中国和冲突各方展开外交活动
# 俄中韩三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
# 美国致力于遏制中国的经济政治影响力
# 解放军一连4天青岛海区实兵演练
# 日 120人团访京对话中方拒放宽稀土出口
# 中國官员集资盖楼出售果真“子虚乌有”?
# 欧盟不得人心支持率降至九年低位
# 沈阳商场大火9死9伤
# 发改委:中国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
# 法报:伊战是美国衰落“加速器”
# 中国驳斥搁置中印军方关系
# 塔利班袭击白沙瓦巴基斯坦军情局办公室
# 中国问题官员有十大荒唐借口

   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對外廣播電臺華語臺,播出頻率:
20:00~21:00(Beijing)  12:00~13:00(UTC)  17670,15530,15190,13735
重播:
07:30~08:30(Beijing)  23:30~00:30(UTC)  13715,12000,11645

甲壳虫乐队与打字机——名人与打字机之八

甲壳虫乐队与打字机——名人与打字机之八

    这是甲壳虫乐队在1960年代早期拍摄的照片,四个人在一台便携式打字机前面进行创作,也许是跟电话有关的歌曲?他们的穿着还是相对传统的套装,发型也不是其后期的嬉皮士风格。

莫使金樽空对月——杯酒人生(Sideways),电影

莫使金樽空对月——杯酒人生(Sideways),电影

   
CCTV6每周六晚上十点多似乎都会播放一部不错的片子,之前看过“暮光之城:暮色”,这种故事,唐宋传奇和明清笔记小说里大把的是,可是为什么总是美国人能寫出來、拍出来这样的极具创意的好故事呢?而堂堂大清朝只会把四大名著翻拍了又翻拍,再好吃的甘蔗,咀嚼的次数多了,就和吃垃圾无异了把。

   
上个星期六同一时间,CCTV6播放的是一部好莱坞影片,“杯酒人生(Sideways)”,正看到高兴处,Jack正在苦求Miles帮忙把装有订婚戒指的钱包偷回来,突然间,天地为之变色,国丧日开始了。CCAV真是太不通人情了,难道不能把剩下的二十多分钟播完再哭丧么?好像大清国的国民身上都有一个双相开关,拨过来就嚎丧,拨过去就欢笑。没办法,只好关了电视,睡觉。

   
后来在星巴克上网,把后续的故事看完。真是一部好电影,小人物的艰辛和执着,中外相同。在Jack和Miles身上,似乎能看到我们生活的影子。在生活中,真的见过Jack这样浑不吝的人,人到中年了还像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,冒失而又冲动,同时又有朴素的感情。

   
也许再过十来年,人近半百的时候,再看这部电影会更好。

    莫使金樽空对月,是一部好电影。

Frederick Forsyth与打字机——名人与打字机之七

Frederick Forsyth与打字机——名人与打字机之七
    弗雷德里克•福赛思,间谍小说大家,1971年的处女作“The Day of the Jackal”(豺狼的日子)即获得艾伦坡奖中的最佳小说奖,据说他在此之前穷困潦倒,不过其人生极其丰富,19岁的时候成为英国皇家空军最年轻的战机飞行员,能讲英法德俄罗西多种语言,着实是个天才,后来被。
    他的这台便携式打字机看不出型号,照片曝光有点过,Freddie右手戴表,衬衣很漂亮。
    好像Freddie今年夏天还参加了香港书展。

萧伯纳与打字机——名人与打字机之六

萧伯纳与打字机——名人与打字机之六

    萧伯纳,1856~1950,当他出生的时候,爱尔兰还是联合王国的一部分,当他去世的时候,爱尔兰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了。很难说他是英国(联合王国)作家还是爱尔兰作家。也许普通人只知道《窈窕淑女》这部电影是根据他的喜剧《卖花女》(Pygmalion)改编的,也许连这个也不知道,只知道他是个著名的剧作家。
    从这张照片上,很难判断萧伯纳使用的打字机的品牌和型号,肯定是便携式的,老头很用力很专著的样子,应该是坐在门廊下,后边窗户上映出屋外的树木。这同样是一张很好的人像作品。

再读《浮生六记》

再读《浮生六记》——《浮生六记》沈复著,俞平伯校,霜枫社出版,民国十三年(1924)

   
沈复不是个文人,很多介绍这本小书的说明文字都说他是清末文人,这是不对的。沈复的父亲是做幕府的,为此也教儿子做幕府,中间有一段时间,沈复中断了幕府生涯,从大陆往台湾贩酒为业,不过由于当地叛乱,让他的生意大亏本。按照“浪游记快”的记述,他还和表妹夫从吴中贩卖当地货物到岭南,这次估计他小赚一笔,因此有钱在广州沙面的青楼快活多日。

   
沈复生活在大家庭之中,他和弟弟的关系似乎不睦,好在他心胸豁达,并不计较。“浪游记快”记述在武昌黄鹤楼:


武昌黃鶴樓在黃鵠磯上,後拖黃鵠山,俗呼為蛇山。樓有三層,畫棟飛簷,倚城屹峙,面臨漢江,與漢陽晴川閣相對。余與琢堂冒雪登焉,俯視長空,瓊花風舞,遙指銀山玉樹,恍如身在瑤臺。江中往來小艇,縱橫掀播,如浪卷殘葉,名利之心至此一冷。壁間題詠甚多,不能記憶,但記楹對有云:「何時黃鶴重來,且共倒金樽,澆洲渚千年芳草;但見白雲飛去,更誰吹玉笛,落江城五月梅花。

   
看到小艇在江中纵横掀播,联想到自己的半生奔波,名利心冷是自然的。“浪游记快”后期沈复跟随石韞玉,也就是琢堂,做他的幕僚,游历多地,最后,琢堂被降官为翰林,沈复也随他入帝都。

    琢堂是沈复的发小,“坎坷记愁”最后提到,“(琢堂)與余爲總角交,乾隆庚戌殿元”。真是不得了的人物啊,殿试的第一名才称作殿元的。上网搜索“石韞玉”,果然是个人物:

http://www.szkp.org.cn/mingrenfengcai/mrfc/200606/03193476.htm


乾隆五十五年的殿元,时年三十五岁,之后时十七年的仕宦生涯,曾经剿灭白莲教,五十二岁辞官还乡,八十二岁终年。在黄鹤楼,名利之心为之一冷的,恐怕不止沈复一人吧,琢堂难保也有此心,否则怎么会在五十二岁的盛年辞官不做了呢。

   
有个把好朋友真是很要紧的事情,除了琢堂,还有夏氏兄弟、鲁半舫等也是沈复的好友,在他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。

~~~~~~

    俞平伯
,1900年生人,《浮生六记》,中华民国十三年初版,此年俞平伯二十五岁而已。大家到底是大家,想我二十五岁,大学毕业,刚刚明白点世间的道理,那能接触到如此好的读物呢?

   
所幸,现在看到这本好书也不算晚。前几年读过外研社的林语堂中英文对译本,配有插图,好是好,不过比不上霜枫社的这个。这种书,就要看竖排的繁体字版本,才能最大程度体味作者和编者的心意。

~~~~~~

   
前两年有好事者在南京摊上购得旧书一册,后来发现有可能是《浮生六记》的第五记——中山记历,由于文中沈复提到了在前往琉球国的途中,看到了钓鱼阁,为此有司很重视,这个文字记载比扶桑国对于钓鱼阁的记载要早,是对扶桑国外交的利器,所以据说最新的《浮生六记》已经补上了这一记,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。

   
其实不必追求“六记”的完备吧,俞平伯在一九二三年的序文中也写道:

此書雖不全,今所存四篇,似即其精英,故獨得流傳。中山記歷當是記漫游琉球之事,或系日記體。養生記道恐多道家修持之妄說,雖佚似不足深惜也。今就存者四篇言之,不失爲簡潔生動的自傳文字。

   
六记不全,不正应了第二记中的“坎坷”二字么?掩卷之余,体味一下两百年间的白云苍狗也是不错。